在台灣可能很少見,但你知道在國外,許多博士或教授紛紛轉到業界當使用者研究員!
這篇文章希望記錄一下從學術界轉到業界的心得,大致記錄了業界和學術界的不同,以及轉換跑道後的想法。適合本身仍在學術界觀望是否到業界的學術界好夥伴們,以及在思考要不要再去進修的業界好夥伴們。
關於學術研究的經驗
從小就是在書香世家長大 XD (這根本我以前的自傳)
大學、碩士班是中文系,以聲韻學為研究領域;博士班轉到認知語言學領域,以多模態隱喻為題完成我的博士論文。
可以看得出來那麼多年的期間(我們如果只算博士班,也有 8 年以上的時間了),除了兩、三年間去了媒體業做 PM 和記者,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做學術研究,以及少數的教學。
學術研究對我來說是很快樂的事情。
我記得過去幾位教授曾經告訴我,
學術是條孤獨的道路。
這完全是如此。尤其在文科的研究中,很多時候都是在自己與自己對話,沒有人能夠真正幫你解決問題。
很多人因為這條路是多麼地孤獨,所以在寫論文超級痛苦,甚至在中途就離開了。
不過對我來說其實不是太大的問題,我非常喜歡泡在研究當中。當然也有很多很苦很苦的地方,但我超級享受最終把問題轉換成發現的那個快感 😛
忙了那麼多年(至於為什麼花了 8 年多,那是一個很漫長的故事…)也拿到了博士了。
為什麼我現在卻在業界呢?
試水溫 – 從實習生做起
從小當教授可以說是我的志業之一,但曾經去過了業界(媒體業)一陣子,也開始在思考,是不是自己在業界也能發展。
再加上少子化以及教職、研究工作在近年來變化很大,「胡椒鹽(服務、教學、研究)」一體的學術界也比過去單純專注在一兩個領域的情形變化了不少,這些因素或多或少讓我不斷在思考,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在媒體業非常地快樂,有賞識我的主管,每天也都有不同的挑戰。不過當時在寫論文,沒有辦法全職,所以就暫時離開了媒體業。
在寫論文到了後期,有半年以上的時間都在等待指導教授改我的論文,這時候我才因為和在科技業擔任 PM 的 Selena 學姐聊到在科技業的生活,因此也想要試試看自己是否有能力待在科技業中。
那時候也同時在大學兼課,所以就選擇了實習生的角色進去業界。當時薪水對我來說並不是那麼重要,而是更需要有較為彈性的時間讓我能身兼多職。
然後就打開了新的世界 😛
學界 vs. 業界
先來很簡單分享一下目前自己體驗過後,學界和業界的差別。以下表格可以大概區分兩者的差異,往下我會再詳細說明它們的不同。其他的薪資、WLB 等等議題,我們可以私下討論XD 就先不列在這裡。
學術界 | 業界 | |
研究的目的 | 滿足對於世界的好奇心 | 服膺公司 |
研究的時長 | 十年磨一劍 | 短則數天,長則一至兩個月 |
研究的關係人 | 審查人:客觀審視研究 | Stakeholders:已抱有某種目的及期待 |
研究的方法 | 嚴謹而小心推論 | 模組化而大膽推論 |
研究成果的展現 | 中規中矩地說明每個細節 | 說故事、畫重點 |
研究的目的
在學術界,研究的內容是滿足我們對於世界的好奇心。
它可能是一個超級冷門的題目,可能是一個近年來全球很夯的內容。
當然會有要申請經費、升等等壓力,所以在選題上面有可能會為了符合審查者或是主流學界而有所調整,但可以說大致上一般的學界研究是為了滿足我們對於世界的好奇。像是我自己的博士論文是研究漫畫和感官之間的關係,對我來說就是超~級有趣的議題XD
在業界,研究服膺公司。
我們做出來的研究是為了讓公司變得更好,無論是理解用戶、產品優化等,最終目的都是提升公司的價值。
有時候真的沒有辦法控制想做的題目,因為研究常常需要去支援其他團隊的目標和方向,所以有不低的機率會做到自己可能並不是那麼有興趣的研究。
研究的時長
在學術界,「十年磨一劍」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一個學術領域專精,光是瞭解它的基本概念以及現在的研究趨勢可能就要花到幾年的時間,而真的要做些成果,想當然爾一定要花更長的時間來進行。
我碩士班的指導教授就曾經跟我說,碩士三年就是在幫我的研究能力打底,博士的時期才是真正地運用這些基礎能力進行研究發展。
像我們在文科的學術期刊,如果一年能夠發表一篇期刊已經算是很多產了。
在業界,尤其是科技業,通常每個研究時程都很短。
當然端看研究方法的不同,如果不談前置作業,Usability Testing 大概兩三天內可以完成、一週可以完成報告,簡單的 User Interview 大概一週內訪完、兩週內可以完成報告,而更大一點或複雜的研究,例如我之前做的 Contextual Inquiry,因為它們涉及的內容易比較龐雜,所以大概可能會花一到兩個月的時間。
但比起學術研究來說,真的是短很多XD
研究的關係人
在學術界,研究的關係人就是審查人。
審查人通常和我們沒有利益關係,而是客觀地(當然也有不客觀的人XD)去審慎檢查論文的研究方法、發現、推論有沒有問題,研究有沒有新意等等。
在業界,在甲方的關係人(Stakeholders)通常也是你的同事。
這些 Stakeholders 可能是從產品或是商業團隊來,他們來找你的時候可能心中已經抱持著某種需求和期待,同時也可能會有多位 Stakeholders,所以我們必須去深入理解他們的需求和期待到底是什麼,並且明確跟他們說明研究可以做到的事情以及預期可以呈現的成果。因此,Stakeholders 對使用者研究的理解和信任程度,會大大地影響研究的進行。在研究成果尾聲,通常也需要和 Stakeholders 去討論下一步是什麼,才能讓研究有所影響力。
研究的方法
在學術界,研究的方法要很嚴謹。
從方法到分析都要一絲不苟,要參考許多前人的研究去發現過去研究的不足、而現有的研究有什麼樣能夠幫助這類研究的 highlights。
在從發現(findings)推論成創見(insights)的過程中,要非常小心。即使有些內容已經有了統計顯著,但通常不能很直接地說 A 到 B 之間是有關係的,因為仍然有很多變因和可能性需要參考。
在業界,研究的方法要考慮時間,因此大部分研究方法都會有套模組,讓研究在短短一個月至兩個月內就能夠完成。
因此在選擇上面,相較於學術研究的嚴謹真的會差了不少。舉例來說,許多學術研究甚至需要去外面的機構做學術倫理審查,確認該研究的主題、選擇的使用者、進行的方法是否適宜;但業界基本上考慮清楚我們的使用者需求,就會開始研究了。
後續做使用者研究也會發現,從發現推論到創見的這個過程中真的非常快。
因為我已經習慣在學術報告中寫得較為保守點,或是用中性一點的名詞去說明兩者之間的關係;但是在業界的研究時,這個「創見」通常已經要寫得很 Insightful 了,所以在這個部分就會需要花很多時間去調整。
研究成果的展現
在學術界,研究成果的展現通常很「中規中矩」。
基本上各個領域都有一定的呈現方式,在寫報告時尤其如此。大部分都是:introduction, methodology, result, disucssion, conclusion,偶爾會有微調,但每個地方放的位置以及需要注意的內容都是已經有了約定俗成。
通常在寫的時候,會清楚說明過去前人的成果、我們發現了什麼、數據之間呈現什麼樣的關聯性,最後推導出這樣的結果。
在業界,研究成果需要簡短而精要。甚至最好要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因此「說故事(story telling)」的能力非常重要。
過去在學術界,我還被教導過不要幫教授們或讀者們畫重點,因為他們會覺得自己被當成笨蛋XD
但是在業界,一定要幫我們的 stakeholders 畫重點,而且用螢光色、去蕪存菁、圖像化…無論什麼方式,可以讓他們在短暫的時間當中看完並收取精華最重要。很多小細節和推論通常真的是當他們很閒了才會去看XD
另一個比較不一樣的是,我們也要針對這些研究成果去進行推薦,而不像學術研究一樣,研究規研究、推薦則是端看閱讀者自己如何去處理。在業界做完研究後,很容易被 Stakeholders 問:所以你會怎麼建議?
這時候,我們需要去關顧的不只是研究成果本身是否可信,更需要去理解 Stakdholers 的專業領域、過去做過的專案內容等等,才可以推出比較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學術界踏入業界的幾個小提醒
從上述的內容已經大致說明了在學術界踏入業界之間的差異。
在台灣可能很少聽到在學術界轉到業界當研究員,但在國外是一件很紅的事情,許多博士甚至教授,紛紛轉到業界去。許多知名企業也有很多研究員本身就是從學術研究圈轉職過去的。
只是因為台灣由學術界轉去做使用者研究員的人並沒有那麼多,所以台灣的公司對於學術界轉職過來的人多少會帶有一些疑慮;之前在 ADPList 做 Mentorship 時,其實也有 Mentees 說他在面試時被質疑這件事情。
這裡推薦一個很棒的 Facebook 社團:PhD to UXR – from academia to UX research,裡面有許多人會分享他們轉職的心得,也很多人會在上面直接尋求協助,是一個非常有愛的社團!
最後想要總結一下,如果真的有心想要從學術界踏入業界,有什麼可以先注意及準備的。很多內容我也都還在學習當中,歡迎一起交流 :’)
研究能力
如果你已經在學術界做過研究了,其實在研究能力上面,業界的研究完全不是問題。
確實我們可能需要花一些時間去理解一下目前業界重要的指標、術語及研究方法,但學起來之後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因為如前所述,研究能力早在碩士的那幾年就已經建立好了,我們都很清楚如何設定研究目標、範圍,如何參考過去文獻以及如何去闡釋結果,所以這些內建的學術能力請絕對不用質疑自己 🙂
研究目的和時程
進入業界很需要去時時調整研究的目的,因為目的不只是解決自身的問題,而是公司到底希望我們解決什麼。
所以基本上研究的目的要改成快、狠、準,在短短的時間完成研究,才能夠符合公司以及 Stakeholders 的需求。
研究成果的呈現
說故事很重要。如何讓自己的研究成果產生影響力很重要。
如果我們報告時再從 Introduction、Methodology 開始,Stakeholders 一定馬上就會睡著了XD
要讓研究報告淺顯易懂,無論畫重點、圖像化等方式都可以嘗試看看。
小結
從學術界轉到業界,中間不少朋友都有詢問過我為什麼會這樣選擇,也有不少酸甜苦辣(天哪覺得這個詞好老了)。
不過我目前完全不後悔我自己的選擇,而且雖然身在業界,心仍然在學術界徘徊,畢竟知識的大海真的太迷人了XD
如果你也是正在學術界、想要跨足業界的,或是你已經在業界的前學術界好朋友,都歡迎找我聊聊哦 😀
感謝收看:D
如果您喜歡本篇文章,請幫我在下方的「拍手區」按圓圈圈裡的拍手圖案5次吧:D
您的舉手之勞,可以讓我得到 Likecoin 的回饋哦!
只要註冊/登入帳號(支援Facebook、Google帳號,註冊不超過1分鐘),只要替我按五次拍手,您不用支付任何費用,卻能給予我最大的鼓勵,讓我寫出更多的好文章哦!
學姊妳好:)
我也是剛從語言所畢業的碩班學妹,目前正在找工作也有點迷惘。無意間在網路上找到學姊的blog XD
想問有機會可以找學姊聊聊嗎?
謝謝!
哈囉Judy,
當然沒問題呀,歡迎直接在ADPList上跟我約時間:D
https://adplist.org/mentors/iju-hsu
如果沒有適合您的時間的話再用Linkedin跟我說一下就好,我們可以再橋:P
哈囉您好,謝謝妳的文章! 我目前是教育領域的博四生,尋尋覓覓轉職業界(EdTech)的可能性。請問有機會和妳聊聊嗎:)謝謝。
Hello Nuby,
沒問題喲!您什麼時候比較方便呢?您可以用Email跟我約時間,我再在adplist上面打開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