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篇文章〈博士生如何申請千里馬?〉、〈聯繫國外教授並索取推薦函〉我們介紹了科技部千里馬的申請方式,以及如何和外國教授們聯繫;當你成功獲得了補助一直到出國前,還有很多事情需要忙碌。這裡以我2017年申請、2018年出國的經驗跟大家分享。本次分享的是台大博士班學生至日本京都大學的經驗,介紹申請簽證、拿補助流程。
每年公布補助結果的時間不一定,我當年就等到11月29日,超級煎熬…
這裡先談談如果沒有通過補助。
如果沒有通過補助,你仍然能夠選擇去之前同意你去的國外研究機構;然而你可能要考慮其他的補助計畫,或是準備足夠的費用再過去。即使是不好的結果,仍然請你寫信給國內與國外曾幫你寫推薦函、同意書的教授,謝謝他們對你的幫助,以及你接下來如何打算。
當然,如果你很成功獲得補助了,真的萬分恭喜!
近年來科技部很積極地辦理相關的說明會,如果有機會別忘了去參加他們所辦的小聚,能認識很多同期與學長姐,更重要的是之前出國學長姐們的經驗談喲!他們一定能給大家很多關於簽證申請與當地生活的建議。
由於我是2017年從台大語言學研究所申請、2018年出國至日本京都大學,這裡分成兩方面的流程,提供大家參考。
國外:日本京都大學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申請去日本京都大學的過程,可能有些部分也適合給即將去日本的朋友們參考;如果你是要去美國,可以到ROGIL看張瑜芸學姐的分享。
與教授聯繫,再次確認出國事宜
因為申請到放榜中間過程相當漫長,如果這段時間沒有與國外教授聯絡,當你拿到獎助金後,務必盡快與國外教授聯繫。寫信時可以沿用之前來往的信件(以免信件被堆到底下或垃圾桶),說明自己已經拿到補助、感謝教授之前的協助,並再次向教授確認一些出國前的準備事宜。以下有幾個關鍵要請大家寫信時特別注意:
- 出國研究的期間:每個國家開學日期不一樣,教授們基本上會希望你跟著學校的日期走,這樣在行政手續上都會比較方便。因為日本開學是在四月多,所以日本的教授建議我四月的時候過去;而美國的開學是在八月或一月。因此,請與教授討論究竟何時出國較佳(記得不要超過千里馬的期限啊)。出國研究期間的身分與簽證:出國最麻煩的就是簽證了,每個國家遇到的問題都不太一樣,這時候如果已經有認識的學長姐,趕快問他們相關的經驗;在與老師的信件中也別忘了詢問這件事。
- 以日本京都大學來說,原先京大教授給的同意信是將替我以「Special Research Student」申請;不過這個身分每月需繳交學雜費(29,700 JPY/月);幸好過去有經驗的學長姐的說明(我已事先加入了京大的留學生社團),才知道我們可以:
[學校身分]以「外国人共同研究者」的身分進京大
[簽證類型]以「文化活動(Cultural Activities)」的在留卡進日本。
如果對方的教授曾經處理過類似事件,他們可以很快處理;我則是先提供了過往學長姐的申請資料與經驗後,教授再向京都大學辦事處提出申請,最後終於成功!
*這裡特別建議,申請留在外國的簽證時間盡量比核定的時間多一兩個月;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出國一年,簽證時間可以問能不能加到一年兩個月,這樣會有比較多的時間認識新環境和搬家。 - 出國研究的住宿:建議也可以詢問老師住宿事宜,因為未來會和國外研究室保時緊密的關係,這樣的身分通常也可以申請校內的宿舍。
舉例來說,京都大學就有開放宿舍申請,但是需要由老師出面幫忙提交申請。 - 出國研究期間需要做的事情:去研究室要做什麼?一週要去幾次?有沒有什麼結束前需要完成的任務等。
當上述這些事情與老師討論完畢後,會慢慢的開始行政手續。而且這些行政手續可能都要至少一兩個月跑不掉,所以…盡快動手吧!也記得不要把出國日期押得太緊,因為行政通常是最耗費時間的。
京都大學身份申請: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
與教授確認我可以拿到「外国人共同研究者」的身份後(2016/01/14),十天後終於等到VISA的申請書下來了!這份申請書會直接由京都大学国際交流サービスオフィス寄送email過來,信件內會附上要填寫的連結過來。其中比較特別的是:
- Financial support certificate e.g. scholarship, evidence of bank balance
這時候,就可以進入科技部網頁下載財力證明,以佐證我們在國外的期間有獲得補助。
寄出申請後若太久沒有回應,記得再向校內辦事單位詢問。當學校把資料寄給日本辦事處後,「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會直接快遞寄來台灣(約兩天就到了)。拿到資料後,請先掃描QR code告知京大已收到資料,接下來就是台灣國內自己的辦事手續了。
國內(1) 日本簽證申請
當我們收到來自日本的資料後,就要找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來申請簽證,台北、高雄各有一間辦事處,地址為:
台北辦事處:105台北市松山區慶城街28號
高雄辦事處:802高雄市苓雅區和平一路87號9-10樓
當時我人在高雄,因此以下以高雄交流協會為例;台北應該大同小異。
當我們把所有的簽證資料備齊後(注意,一定要有「在留資格認定證明書」正本),就可以不用預約,直接前往辦事處。上樓後,管理員會很細心地確認是否備齊所有資料,也會教導怎麼寫申請書。
申請書填完後領號碼牌,將所有資料交到窗口,窗口會告知你可以領取的時間(至少一天),也需要把護照等資料留在那裡。
到了可以領取的時間,一樣再去辦事處領簽證;窗口會依你的身份和前往的地方收取費用。
到目前為止,去日本沒有問題啦!
國內(2) 台灣大學
當出國的簽證沒有問題後,再來就要跑校內的流程了。
經過詢問,千里馬期間是可以休學的!只是你當初在申請時需要在學,但它的經費來源不同,所以出國的期間並沒有強制要求一定要保留學籍,只要國外研究機構同意就好。因此大家可以衡量看看休學/不休學哪個選項比較適合你(男生還會有兵役問題)。
休學/學雜費減免
如上所述,出國期間可以保留學籍(又分:繳全額學費/學雜費減免),或是休學。
學雜費減免:可以減免為1/4的學費,然而要完整的學期才能減免(我不適用,因為我四月出國時已經學期中,無法減燙免Q_Q)
休學:需要確認你的畢業年限是否會超過;如果男生未當過兵,需注意兵役問題哦!其他詳情可以詢問相關承辦人員喲!
宿舍
如果國外的宿舍恰巧可以跟我們的學期接上,那就沒有太大問題;但日本是四月開學,所以如果你在外租屋或是住校內宿舍,也要去處理一下。
這裡以太子水源BOT的情況介紹一下。這要端看你的身分:
「交換生」:可以以「宿舍保留」的方式,會先退還你押金,再將你現在所擁有的住宿資格保留下來;
「休學」:照理說不得保留宿舍,而且也拿不回押金。太子他們根本不管你的休學原因。
在與住宿組討論很久後,原來可以選擇以「學雜費減免」的方式保留學籍,再申請宿舍保留。我後來是先去申請校內交換生的手續,去太子申請宿舍保留及退押金,再去辦理休學。這樣兩方都可以兼顧了。
簽合約及領補助款
處理完學籍和宿舍的雜事後,再來就是最重要的流程--簽署合約、領補助款。這時台大會提供合約,要附上:
- 研究機構同意函影本一份:當時千里馬申請時的那份即可(但美國需要交上J1簽證;日本的話也是要交上簽證的)
- 合約書正本五份:需要保證人兩人,並要資格證明文件(若非台大的教授,便需交上所得資料),自己及保證人都要簽名及蓋章
- 經費核定清單:已附上
- 公文:已附上
- 申請書:已附上
當準備好所有資料後,便可以到「研教組」交資料;研教組會給你一張流程表教你怎麼跑公文;公文隨後會上呈到科技部,當科技部回文下來後,再回到所辦,請所辦教你如何申請補助款。
從簽署合約到補助款下來,至少需要一個多星期的時間。中間過程有點繁複,盡量自己跑比較能夠掌握進度。我因為時間實在來不及,後半段借款的部份還委託學妹幫忙(感激)。所以大家如果簽證即早下來,就盡快辦理喲。
這部分寫得比較簡略,其實學校辦事人員都是各位的好朋友哦啾咪!
辦完所有的事情後,就是機票買好,出國去啦!
我相信事情雖然繁複,但這七個月到一年的時間絕對會是你相當珍貴的一年。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留言問我囉,如果您也是千里馬的好朋友,也歡迎分享您的資訊給大家知道哦!也祝福大家一切順利 🙂
感謝收看:D
如果您喜歡本篇文章,歡迎在右下角點選咖啡,贊助我們並給樂透一個罐罐 🐾
謝謝你的分享~
從去年在準備千里馬(但落馬QQ)到近期準備要出國了,您的文章對我非常非常有幫助,讓我減少很多準備資料上的焦慮!
再次感謝
Money
Money,
很高興聽到您要出國了 🙂
目前我的資訊也有點過時了,能幫得上忙我也很開心XD
祝您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