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會介紹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中的「漢語語言學」各科的考試重點,以及準備的方式;文末也分享整理出來的歷屆考古題供大家參考,歡迎大家隨時留言提問。
淺談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與漢語語言學
很多人都有教華語的夢想,甚至會想要出國去教華語;但究竟到底為什麼要考「漢語語言學」這科大魔王呢?
在準備這科之前,如果先能瞭解它在華語教學中的重要性,或許在準備上會更知道考題的分布。
有些人總以為會講中文就能教中文,但這是不對的。
我覺得這方面的討論大家可以去聽聽我和喜強的這集〈【語言S02E09】只要會中文就能教中文嗎? 踏進華語文教學世界前要知道的幾件事〉,可以很清楚知道語言學在華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簡單來說:
在我自己的立場來說,「會講中文就可以教中文」是可以成立,但問題在於「會講中文能不能教好中文」。
舉例來說,以前遇到很多外籍老師如果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當我們問他們為什麼這個語法是這樣使用,或為什麼語音要這樣唸時,他們可能沒有辦法很精準地回答問題,因為對他們來說這是習慣或是語感,卻沒有辦法針對語言的規則或是文化來回答。
那如果今天參加了相關的師資考試或培訓,就可以知道為什麼語言會有這樣的規則,或是我們在教學時可以帶入怎樣的規則或方法,把相關知識更有效、有趣地教給學生,這是專業培訓裡希望能夠帶給學生的能力。
可以想想
ㄓㄔㄕㄖ和ㄗㄘㄙ差別在哪裡?要怎樣才發得漂亮?
「米老鼠買小米酒」為什麼每個字都是三聲,我們卻要變調?
明明「書」和「弟弟」都是名詞,但為什麼「弟弟買書」可以,但「書買弟弟」就不行?
「突然」和「忽然」意思類似,但它們有什麼差異?
「你好」和「您好」應該要用在什麼樣的場合?
這絕對不是雞蛋裡挑骨頭,而是真真切切會在語言教學現場會遇到的問題。當學生來問這些問題時,我們絕對不能用一句「我不知道,中文就是這樣講」來打發他們;當然,我們也不能跟他們講很艱澀的術語。
要如何在學理和教學上取得平衡,就是漢語語言學放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考試中最大的原因。
漢語語言學考什麼?
既然已經知道了這樣的前提,我們再來看看漢語語言學到底考些什麼。其實依著上面我提出來的一些問題,就可以知道漢語語言學的考科內容了。
ㄓㄔㄕㄖ和ㄗㄘㄙ差別在哪裡?要怎樣才發得漂亮?>語音學
「米老鼠買小米酒」為什麼每個字都是三聲,我們卻要變調?>音韻學
明明「書」和「弟弟」都是名詞,但為什麼「弟弟買書」可以,但「書買弟弟」就不行?>語法學
「突然」和「忽然」意思類似,但它們有什麼差異?>語義學
「你好」和「您好」應該要用在什麼樣的場合?>語用學
在細部談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下這幾年的考題分布;以下是2014-2020漢語語言學考試題目的類型變化。我將語音學和音韻學合併計算;有些考題會跨足兩科以上的內容,我會各別計算一次。

由這張圖表可以看到,語法學、語音音韻以及構詞學基本上就是特愛考的題型;概論及漢字類型的題目則很少看到;語用每年都會考3-5題,但基本上考試的風格很類似(可見以下討論)。
有了這張表,就可以知道應該往哪裡準備了(?)
漢語語言學各科重點
概論
概論指的是一些關於語言區與方言的知識,還有一些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歸類的東西XD
考試重點包含了:
- 漢語的特質:孤立語、單音獨題、主題優先、聲調語言
- 漢語的語言區:漢藏語系
漢字
主要以六書為主,偶爾會討論漢字的書寫方向以及漢字的變化(從甲骨文開始)。
請特別記住六書法則中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語音學
語音學基本上是個有背有分,沒背沒分的題目,最好會使用國際音標以及漢語拼音。
子音表與母音表是必背的兩張表格,背下來基本上80%的題型都能解決。
在背的時候記得跟著一起感受口腔和舌頭的變化,會更有印象。
子音表

母音表

音韻學
考試重點在於:
- 音節的組成
- 音韻規律:鼻音同化律、上聲變調律
構詞學
構詞學是超級愛考的題目,因為它擴展後可以接到語法學,所以記得一起記囉。重點包含:
- 字與詞的差別
- 自由語素/不自由語素
- 單純詞/合成詞(又以複合詞五大類最為重要)
語法學
其實構詞學有許多的內容都和語法學有關係,只是將整個規則擴大到整個語句來看。重點包含:
- 詞序
- 句法樹狀圖
- 句子的類型
- 句子的元素:主語、謂語、述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
- 複句的組成關係
- 特殊句型:被字句、把字句、是字句、有字句、連動句、兼語句、存現句、分裂句
語意學
雖然不是那麼顯著的考科,但它常常和語法類的考題一起出現。注意以下:
- 語意成分分析
- 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補充、分級、關係)
- 上下位詞
- 歧義句
- 詞義改變
語用學
雖然常考,但它們考試的內容基本上不出:
- 語境
- 前設
- 合作原則
- 禮貌原則
- 言語行為
- 隱喻
而且題型都很像,若能掌握基本上語用學的題型難不倒你。
漢語語言學考古題分享
在準備漢語語言學時,由於每一科其實都會影響其他科(例如三聲變調和構詞有關;歧義句會影響語法分析),所以記得還是每科都要準備一下。
當然可以選擇來上我的課XD 不過也是可以自學的,以下大致介紹一下準備的方式:
- 拿最近一次考試再前一次的考試先做一次。(如果最近一次考題是2020,就先做2019年的)
大致知道考試到底在搞什麼; - 拿本經典的漢語語言學概論之類的書略讀一次,大概知道漢語語言學的幾個重要概念;
這裡我推謝國平的《語言學概論》,雖然有一段時間了,但清楚易懂,而且莫名覺得和考題很切合XD - 有了基本概念後,從2018年往前開始做,會更知道自己考試的盲點;
- 大概知道自己總是錯哪些類型的考題,就可以針對單一類型的考題進一步練習。
可以在底下收我每年整理的考題及其類型分類,每年都會更新;可以善用Excel選擇自己需要進一步練習的考題; - 考試前,重做一次2020年的考題吧!
以上大概是我的建議。
另外這裡也附上我每年整理的考題,大家可以自由下載使用。
如果大家有什麼問題歡迎在底下留言,對於某考題有問題也歡迎留言詢問哦!
祝大家考試順利:D
感謝收看:D
如果您喜歡本篇文章,歡迎在右下角點選咖啡,贊助我們並給樂透一個罐罐 🐾
您好,很謝謝您的經驗分享與整理。
想詢問一下之前整理的考題還可以向您索取嗎?
非常謝謝!
敬祝 順心、新年快樂
Jers,
您好,可以喲,網址在這裡: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I_TkBEe-uPEEpmMlnIpU1YUdjxKn9H02/edit?usp=share_link&ouid=111327787471700817612&rtpof=true&sd=true
您好~想弱弱的詢問,如果我自行學習華語文(在線上找老師找資源),有辦法去應付教育部的華語文認證考試嗎? 還是我一定得去報名較正規的培訓課程呢? 例如:台灣師範大學所開的華語文教師培訓班。再問一個~因此種正規培訓都會有結業證書,那對於之後的認證考試或是找工作職缺有加分嗎?
Hello Mini,
1. 沒有問題的,只是培訓課程有完整的內容,有些老師也會講解題目,但不代表一定要上師培課程。不過有些師培課程現在有算學習時數,這可能又是另一件事情。
2. 我個人感受是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因此認識同學、師長而有人脈會是比較有加分的條件。但如果是有實習的時數的話那就會有加分,不過我印象一般是不會有的。
希望有幫上您:)